中考物理考查内容
知识点分类
[@1] 
包括三个主题:
物质—物质的属性及结构,物质的形态及变化, 了解现阶段现实生活中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。
运动和相互作用—机械运动,声、光、电、磁等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,了解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。
能量—认识能量、能量的转移和转化、机械能、内能、电磁能、能量守恒等内容,了解现实生活中能量、能源的应用。 
考查范围主要是初中阶段学生所学的物理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、基本方法以及物理规律和定律。物理实验和技能,实验设计、使用仪器设备、测量数据、处理数据、分析数据。 
具体内容:
力学部分:
运动学:
对机械运动的理解,包括参照物的选取、运动的相对性等。例如,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根据所选的参照物来确定。
速度的概念、计算及相关图像问题,如根据路程 - 时间图像计算速度等。
平均速度的计算,要明确总路程与总时间的对应关系来求解平均速度。
力学基本概念:
力的概念、力的三要素(大小、方向、作用点),能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,比如分析物体在重力、支持力、摩擦力等作用下的受力情况。
牛顿第一定律、惯性的概念及应用,理解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,以及惯性与物体质量的关系。
二力平衡的条件,能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是否处于二力平衡状态,或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解相关问题。
压强与浮力:
压强的概念、计算及影响因素,包括固体压强、液体压强的计算,理解压强与压力、受力面积的关系。例如,计算水平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强。
液体压强的特点,如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等。
浮力的概念、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,能够根据浮力公式计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,判断物体的浮沉情况。
简单机械:
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,会分析杠杆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平衡情况,进行相关的计算,如求力臂、力的大小等。
滑轮组的特点及机械效率的计算,理解定滑轮、动滑轮的作用,掌握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和机械效率的求解方法。
热学部分:
物态变化:
对熔化、凝固、汽化、液化、升华、凝华六种物态变化的认识和理解,能够判断生活中各种物态变化现象,如霜的形成是凝华、雾的形成是液化等。
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,以及温度、热量、内能之间的关系。例如,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。
热传递与比热容:
热传递的概念、条件和方式,知道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能量。
比热容的概念及应用,能够根据比热容的大小解释一些生活现象,如为什么海边昼夜温差小等,以及利用比热容公式进行相关的热量计算。
光学部分:
光的直线传播:
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现象,如小孔成像、影子的形成等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。
光的反射与折射:
光的反射定律,包括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、光路的可逆性等,能够根据反射定律进行作图和相关问题的分析。例如,利用反射定律确定平面镜中物体的像的位置。
光的折射规律,理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现象,如筷子在水中 “折断” 等。
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,掌握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,以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,如照相机、投影仪、放大镜等的成像原理。
电学部分:
电路基础:
电路的组成、电路的三种状态(通路、断路、短路),能够识别简单的电路连接方式,判断电路的故障。
电流、电压、电阻的概念及单位,会使用电流表、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,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,与导体的材料、长度、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。
欧姆定律:
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,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电路计算,如已知电压、电阻求电流,或已知电流、电阻求电压等。
理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,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、电压、电阻的特点及相关计算。
电功与电功率:
电功的概念、公式及单位,能够计算用电器消耗的电能。
电功率的概念、公式及单位,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,会计算用电器的电功率。
焦耳定律,知道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、电阻、通电时间的关系,能够进行电热的计算。
声学部分:
声音的产生与传播,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,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,真空不能传声,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。
声音的特性,包括音调、响度、音色的概念及影响因素,能够区分不同声音的特性。
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部分:
能源的分类,如一次能源、二次能源,可再生能源、不可再生能源等。
核能、太阳能、风能、水能等常见能源的特点及应用。
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,理解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。
此外,物理中考还可能涉及一些物理实验的考查,包括实验操作、实验设计、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等。并且,部分地区的中考物理试题会与实际生活、科技前沿等紧密联系,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 
题型分析[1]  
	
		
			| 年份 | 
			卷面满分 | 
			题型分值 | 
			客观、主观题分值比例 | 
		
	
	
		
			|   | 
			  | 
			单选题 | 
			填空题 | 
			解答题 | 
			  | 
		
		
			|   | 
			  | 
			  | 
			  | 
			作图 | 
			计算 | 
			探究 | 
			  | 
		
		
			| 2016 | 
			80 | 
			30 | 
			21 | 
			4 | 
			8 | 
			17 | 
			40∶60 | 
		
		
			| 2017 | 
			80 | 
			20 | 
			20 | 
			6 | 
			12 | 
			24 | 
			28∶72 | 
		
		
			| 2018 | 
			80 | 
			20 | 
			20 | 
			4 | 
			12 | 
			24 | 
			31∶69 | 
		
		
			| 2019 | 
			80 | 
			20 | 
			20 | 
			4 | 
			12 | 
			24 | 
			31∶69 | 
		
		
			| 2020 | 
			80 | 
			20 | 
			20 | 
			4 | 
			12 | 
			24 | 
			33∶67 | 
		
		
			| 5 年均值 | 
			80 | 
			22 | 
			20.2 | 
			4.4 | 
			11.2 | 
			22.6 | 
			32.6∶67.4 | 
		
	
 试题知识点分析
[5] 
	
		
			| 知识内容主题 | 
			物质 | 
			运动和相互作用 | 
			能量 | 
			科学探究 | 
		
	
	
		
			| 题目呈现 | 
			1、2、6、12、13、17、22、 | 
			3、4、5、7、10、14、15、19(1.2) 21、22、23、 | 
			8、9、11、16、18、19(3) 20、24、 | 
			20、21、22、 | 
		
		
			| 分值 | 
			27 | 
			43 | 
			38 | 
			24 | 
		
	
 [6]
	
		
			| 章节 | 
			重庆2023年考查点 | 
			分值 | 
		
		
			第一章  机械运动 | 
			长度估计0.75、速度计算0.75、参照物1、 | 
			2.5 | 
		
		
			第二章  声现象 | 
			声音的特性--响度1 | 
			1 | 
		
		
			第三章   物态变化 | 
			估计温度0.75、物态变化识别3、沸腾实验2 | 
			5.75 | 
		
		
			第四章   光现象 | 
			光现象识别3 | 
			3 | 
		
		
			第五章  透镜及其应用 | 
			凹透镜光路1、凸透镜成像3 | 
			4 | 
		
		
			第六章  质量与密度 | 
			天平测质量0.75+0.75、质量计算2 | 
			3.5 | 
		
		
			第七章    力 | 
			估计重力0.75、重力示意图1 | 
			1.75 | 
		
		
			第八章  运动和力 | 
			减小摩擦力0.75、二力是否平衡力判断0.75、惯性0.75         | 
			2.25 | 
		
		
			第九章 压强 | 
			流体压强和流速0.75、压强大小判断0.75、液体压强实验探究8、杠杆模型压强计算1.5 | 
			11 | 
		
		
			第十章  浮力 | 
			浮力和二力平衡综合计算2、排开液体体积计算3 | 
			5 | 
		
		
			第十一章  功和机械能 | 
			计算(功、功率)0.5、机械能变化1 | 
			1.5 | 
		
		
			|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| 
			杠杆类型判断0.75、机械效率计算0.75、杠杆计算1.5 | 
			3 | 
		
		
			| 第十三章 内能 | 
			分子直径(长度)、吸热计算1、 | 
			1 | 
		
		
			|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| 
			能量转化1 | 
			1 | 
		
		
			|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| 
			正电荷的定义0.75、电流表连接1、开关连接规范1、 | 
			2.75 | 
		
		
			| 第十六章 电压和电阻 | 
			家庭电压0.75、有电压表故障判断1、电压表读数1、滑动变阻器调节电压1、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、 | 
			4.75 | 
		
		
			|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| 
			串联电路计算(UI图,示数变化,定值计算)3、电阻计算1、灯泡电阻与温度的关系1、测灯泡电阻实验、并联计算电流3、 | 
			8 | 
		
		
			| 第十八章 电功率 | 
			串联灯泡亮度判断和功率计算2、计算电功3、额定功率额定电压求电阻2、电能表转数求电功率3、推断电路求电功率极值3 | 
			13 | 
		
		
			| 第十九章 安全用电 | 
			金属外壳接地0.75、 | 
			0.75 | 
		
		
			| 第二十章 电和磁 | 
			磁极间相互作用0.75、奥斯特实验0.75、扬声器原理1、 | 
			2.5 | 
		
		
			|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| 
			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| 
			0 | 
		
		
			|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         | 
			新能源转化(太阳能转化为内能) | 
			0 | 
		
	
 [7]试题总分100分,考试时间90分钟。结构:
	
		
			| 题型 | 
			选择题 | 
			填空题 | 
			作图与实验 | 
			计算题 | 
			合计 | 
		
		
			| 分值 | 
			36分 | 
			14分 | 
			26分 | 
			24分 | 
			100分 | 
		
		
			| 题号 | 
			1~12 | 
			13~18 | 
			19~24 | 
			25~27 | 
			27 | 
		
	
试题内容包括力、热、电(磁)、光、声及信息与能源几部分,试题整体分布合理,覆盖面广。各部分所占分值及比例如下表:
	
		
			| 教材内容 | 
			力学 | 
			电(磁)学 | 
			光学 | 
			热学 | 
			其它 | 
		
		
			| 分值 | 
			38分 | 
			33分 | 
			12分 | 
			11分 | 
			6分 | 
		
		
			| 比例 | 
			38% | 
			33% | 
			12% | 
			11% | 
			6% | 
		
	
[9]
根据一般情况及部分地区中考物理的大致知识点出题比率分析(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一定差异)[0]:
力学部分:
占比:通常占总分值的 35% - 45% 左右。
具体知识点及出题比率:
力与运动:包括牛顿第一定律、二力平衡等知识,占比约 10% - 15%。这部分常以选择题、实验探究题的形式考查,如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等实验。
压强与浮力:压强知识占比约 10% - 15%,浮力占比 5% - 10%。在题型上,既会有简单的选择题、填空题考查基本概念,也会有难度较大的计算题、实验题,例如探究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实验、浮力大小的计算等。
功和机械能:功、功率、机械能及其转化等内容占比约 10% - 15%。出题形式多样,如计算做功的大小、判断机械能的转化等,可能出现在选择题、填空题、计算题中。
电学部分:
占比:一般占总分值的 30% - 40%。
具体知识点及出题比率:
电路与电流:电路的基本组成、串并联电路的特点、电流的概念等,占比约 10% - 15%。常见题型为选择题、填空题,考查对电路的认识和理解,如根据电路图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等。
电压与电阻:电压、电阻的概念,以及欧姆定律等知识,占比约 15% - 20%。欧姆定律是电学的重点和难点,在实验题、计算题中出现频率较高,如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、电阻的关系,以及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电路分析和计算。
电功率:包括电能、电功率的计算,以及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区别等,占比约 10% - 15%。常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,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已知条件计算电能、电功率等物理量。
热学部分:
占比:约 10% - 15%。
具体知识点及出题比率:
物态变化:对熔化、凝固、汽化、液化、升华、凝华等物态变化过程的理解和判断,占比约 5% - 10%。通常以选择题、填空题的形式考查,例如判断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过程。
内能与热机:内能的概念、改变内能的方式、热机的工作原理等内容,占比约 5% - 10%。可能会在选择题、简答题中出现,如分析内能的改变方式、热机的效率等问题。
光学部分:
占比:8% - 12% 左右。
具体知识点及出题比率:
光的直线传播、反射、折射:光的直线传播、反射定律、折射规律等知识,占比约 5% - 8%。常以选择题、作图题、实验题的形式考查,如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、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等实验。
透镜及其应用:凸透镜、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,占比约 3% - 5%。可能会有选择题、填空题考查透镜的成像特点,或者在实验题中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。
声学部分:
占比:2% - 5% 左右。
具体知识点及出题比率:声音的产生与传播、声音的特性(音调、响度、音色)等知识,一般以选择题、填空题的形式出现,考查对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,如判断声音是由哪种物体振动产生的、区分不同声音的特性等。
其他部分:
占比:5% - 10% 左右,包括近代物理初步知识(如原子结构等)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。这些知识点通常在选择题、填空题中出现,考查学生对相关概念的了解和认识。 
	
		
			| 题号 | 
			题型 | 
			分值 | 
			考查要求 | 
			考查情景 | 
			知识点 | 
			考查载体 | 
			核心素养 | 
			关键能力 | 
			学业水平 | 
			预估难度 | 
		
	
	
		
			| 1 | 
			单选 | 
			3 | 
			基础性 | 
			基础概念 | 
			矢量标量 | 
			教材情境 | 
			物理观念 | 
			理解能力 | 
			1 | 
			0.95 | 
		
		
			| 2 | 
			单选 | 
			3 | 
			基础性 | 
			小猫踏地跃起 | 
			力学基础知识 | 
			生活情境 | 
			物理观念 | 
			理解能力 | 
			1 | 
			0.90 | 
		
		
			| 3 | 
			单选 | 
			3 | 
			基础性 | 
			水流导光 | 
			全反射 | 
			生活情境 | 
			物理观念 | 
			理解能力 | 
			2 | 
			0.85 | 
		
		
			| 4 | 
			单选 | 
			3 | 
			基础性 | 
			核反应 | 
			两数守恒 | 
			科技前沿 | 
			物理观念 | 
			理解能力 | 
			2 | 
			0.80 | 
		
		
			| 5 | 
			单选 | 
			3 | 
			应用性 | 
			喷头喷水 | 
			动能定理 | 
			生活情境 | 
			科学思维 | 
			推理论证 | 
			2 | 
			0.75 | 
		
		
			| 6 | 
			单选 | 
			3 | 
			基础性 | 
			电容器演示实验 | 
			静电基础 | 
			教材情境 | 
			科学思维 | 
			推理论证 | 
			2 | 
			0.75 | 
		
		
			| 7 | 
			单选 | 
			3 | 
			应用性 | 
			容抗感抗变压器 | 
			交流电 | 
			教材情境 | 
			科学思维 | 
			推理论证 | 
			2 | 
			0.75 | 
		
		
			| 8 | 
			单选 | 
			3 | 
			应用性 | 
			三颗行星公转 | 
			开普勒定律 | 
			科学探究 | 
			科学思维 | 
			推理论证 | 
			3 | 
			0.70 | 
		
		
			| 9 | 
			单选 | 
			3 | 
			应用性 | 
			等效单摆 | 
			平衡单摆周期 | 
			科学探究 | 
			科学思维 | 
			推理论证 | 
			3 | 
			0.60 | 
		
		
			| 10 | 
			单选 | 
			3 | 
			应用性 | 
			氢原子能级跃迁 | 
			近代物理 | 
			科学探究 | 
			科学探究 | 
			推理论证 | 
			3 | 
			0.60 | 
		
		
			| 11 | 
			单选 | 
			3 | 
			应用性 | 
			波的干涉 | 
			振动和波 | 
			科学探究 | 
			科学探究 | 
			推理论证 | 
			4 | 
			0.50 | 
		
		
			| 12 | 
			单选 | 
			3 | 
			应用性 | 
			复合电场中电荷沿圆环运动 | 
			力电综合 | 
			科学探究 | 
			科学探究 | 
			推理论证 | 
			4 | 
			0.45 | 
		
		
			| 13 | 
			单选 | 
			3 | 
			综合性 | 
			电磁感应交流电 | 
			法拉第定律电功率 | 
			教材情境 | 
			科学思维 | 
			推理论证 | 
			3 | 
			0.60 | 
		
		
			| 14 | 
			多选 | 
			3 | 
			基础性 | 
			一组物理概念题 | 
			电、热、原子、相对论概念 | 
			教材情境 | 
			物理观念 | 
			理解能力 | 
			2 | 
			0.75 | 
		
		
			| 15 | 
			多选 | 
			3 | 
			综合性 | 
			磁场中带电球沿光滑杆运动 | 
			力电综合 | 
			科学探究 | 
			科学思维 | 
			推理论证 | 
			3 | 
			0.55 | 
		
		
			| 16.1 | 
			实验 | 
			4 | 
			基础性 | 
			重物自由落体 | 
			机械能实验 | 
			教材情境 | 
			科学探究 | 
			实验探究 | 
			3 | 
			0.75 | 
		
		
			| 16.2 | 
			实验 | 
			7 | 
			创新性 | 
			二极管伏安特性 | 
			二极管单向导电 | 
			科学探究 | 
			科学探究 | 
			实验探究 | 
			3 | 
			0.50 | 
		
		
			| 16.3 | 
			实验 | 
			3 | 
			应用性 | 
			插针法测折射率 | 
			折射率 | 
			教材情境 | 
			科学探究 | 
			实验探究 | 
			3 | 
			0.60 | 
		
		
			| 17 | 
			计算 | 
			8 | 
			应用性 | 
			气体做等压变化 | 
			热学综合 | 
			科学探究 | 
			科学思维 | 
			推理论证 | 
			3 | 
			0.60 | 
		
		
			| 18 | 
			计算 | 
			11 | 
			综合性 | 
			三个典型力学模型组合 | 
			力学综合 | 
			科学探究 | 
			科学探究 | 
			推理论证 | 
			3 | 
			0.55 | 
		
		
			| 19 | 
			计算 | 
			11 | 
			创新性 | 
			圆盘发电机与电动机 | 
			力电综合 | 
			教材情境 | 
			科学探究 | 
			模型构建 | 
			4 | 
			0.40 | 
		
		
			| 20 | 
			计算 | 
			11 | 
			创新性 | 
			电、磁组合场 | 
			力电综合 | 
			科学探究 | 
			科学探究 | 
			创新能力 | 
			5 | 
			0.20 | 
		
	
 试题特点分析[8] 
命题素材[2]
来源于教材
根据教材中文字、实验、图表、习题、背景材料等,经过设计、改编成题。
来源于科普杂志、报刊、实验报告、教辅资料
从相关资料中选择素材,新编或改编试题
来源于命题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观察
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,进行创新设计
来源于热点问题
最新科技发展(卫星、磁悬浮列车)、时事新闻、 
命题思考[3] 
试题情景分析[4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