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里的学习方法不是单一的方法,而是一套学习方法的系统。
学习方法系统中包含哪些内容
分成三个部分,自我管理、学习内容分析、学习五大块。


如何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
三个了解,一个实践
一,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
学习风格评估
确定自己是视觉型、听觉型还是动觉型学习者,或者是几种类型的混合。例如,通过回顾自己以往的学习经历,如果你发现自己在看图表、图片时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,那可能是视觉型学习者;如果听老师讲解比自己阅读更容易记住内容,那可能是听觉型学习者。
学习优势和劣势分析
找出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学习领域。例如,你可能在数学计算方面有优势,但在文字阅读理解上存在劣势。分析产生这些优势和劣势的原因,比如优势可能是因为你对数字有较强的敏感度,劣势可能是因为缺乏阅读技巧。
基于学习特点选择方法
视觉型学习者
可以将费曼学习法与视觉辅助工具相结合。在运用费曼学习法时,制作简洁明了的知识卡片、思维导图等视觉材料来辅助自己讲解知识。例如,在学习物理知识时,绘制物理现象的示意图,然后对照示意图向他人解释原理,这样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视觉学习优势。
听觉型学习者
利用番茄工作法来规划学习时间,并在工作时间内采用听书、听讲座等方式学习。比如,在学习语言时,在 25 分钟的番茄时间内听外语广播或有声读物,5 分钟休息后再继续,同时可以运用费曼学习法,把听到的内容讲给自己听,以加深理解。
动觉型学习者
在实践中运用学习方法。例如,在学习编程时,采用 SMART 学习法设定具体的实践项目目标,如在一周内(Time - bound)编写一个简单的网页应用(Specific、Attainable、Relevant),在项目实践过程中,通过实际操作代码来学习(动觉体验),同时可以用费曼学习法向同伴解释代码逻辑,加深自己对编程知识的理解。
二,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
短期目标
对于短期的记忆类目标,如记忆单词,联想记忆法是很好的选择。例如,在记忆 “elephant(大象)” 这个单词时,联想大象长长的鼻子(ele - 象鼻的形状,phant - 谐音 “胖的”,大象的身体是胖的)。如果短期目标是完成一套练习题,番茄工作法可以帮助你集中精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。
长期目标
针对长期的系统学习目标,如掌握一门学科知识,可综合运用归纳总结法和 SMART 学习法。先用 SMART 学习法将长期目标分解成多个可衡量、有期限的阶段性目标,然后在每个阶段运用归纳总结法梳理知识,构建知识体系。例如,在学习历史学科时,按照 SMART 原则设定每个月学习一个历史时期的目标,在每个月学习结束后,用归纳总结法梳理该时期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的知识。
三,了解有什么现成的学习方法
不必再重复造车轮;在基础薄弱的时候也不要创造,学习他人就好,利用现有经典学习方法[1]。
经典学习方法:
第一部分,自我管理类
西蒙学习法,番茄学习法
第二部分,学习内容类
刻意练习,斯科特·扬,归纳总结法,联想记忆法
第三部分,学习五大块类
费曼学习法,SMART学习法
费曼学习法123:
核心要点:以教促学,用自己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观点表述出来,通过向别人清楚地解说某一件事,来确认自己是否真正弄懂了这件事。
适用条件:
适合学习较为复杂、抽象的知识概念。例如,高等数学中的定理、物理中的定律等,这些知识需要深度理解和掌握,费曼学习法可以帮助学习者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、易于理解的表述。
适用于已经有一定知识基础,想要进一步深化理解和巩固的学习者。如果对某个领域的知识完全陌生,可能在最初选择概念进行讲解时会比较困难,所以需要有一定的基础铺垫。
适用环境:
在小组学习或有学习伙伴的环境中效果更佳。可以与同学、朋友组成学习小组,互相讲解知识,这样能够及时得到反馈,发现自己的不足。比如在学校的学习小组、课外的学习俱乐部等环境中都比较适用。
也适用于自学环境(慎用),当学习者独自学习时,可以通过想象向一个虚拟的 “学生” 讲解知识,或者将自己的讲解过程记录下来,以便后续回顾和反思。
适用人群:
具有较强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人能够更好地运用费曼学习法。因为该方法需要学习者将知识清晰地表达出来,并且能够梳理好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,所以善于表达和思考的人更容易上手。
对于渴望深度理解知识、追求知识掌握牢固程度的人非常适用。如果只是想简单地记忆知识,费曼学习法可能会显得较为耗时,但如果希望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,并且能够长期记住并灵活运用,那么费曼学习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
番茄工作法2:
核心要点:将时间分成若干个 25 分钟的工作时间和 5 分钟的休息时间,以此循环,提高学习或工作的效率。
适用条件:
适用于任务较为明确、可以分解成小模块的学习或工作。例如,背诵单词、做习题、阅读短篇文章等,这些任务可以在 25 分钟内集中精力完成。
适合注意力容易分散,但又希望提高学习效率的人。对于那些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的人来说,25 分钟的专注时间相对容易达到,并且通过短暂的休息可以缓解疲劳,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。
适用环境:
在较为安静、没有过多干扰的环境中使用效果更好。因为在 25 分钟的工作时间内需要保持高度的专注,如果周围环境嘈杂或者有很多干扰因素,会影响学习效果。
适合在有明确学习或工作时间安排的环境中,比如学校的自习课、办公室的工作时间等,能够帮助学习者或工作者合理规划时间。
适用人群:
学生群体,尤其是需要应对大量课程作业和考试复习的学生。可以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,提高学习效率,避免长时间学习导致的疲劳和注意力下降。
职场人士,对于需要处理多项任务、时间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的人来说,番茄工作法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,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。
SMART 学习法2:
核心要点:设定的目标需要满足具体(Specific)、可衡量(Measurable)、可达到(Attainable)、相关(Relevant)、有明确截止期限(Time-bound)这五个条件。
适用条件:
适用于长期和短期的学习目标设定。无论是制定一个学期的学习计划,还是制定一个月、一周甚至一天的学习目标,都可以运用 SMART 原则,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。
适合学习内容较为系统、需要分阶段完成的情况。例如,学习一门新的语言、掌握一种新的技能等,这些学习过程需要逐步推进,SMART 学习法可以帮助学习者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,逐步实现。
适用环境:
在学习规划和制定学习计划的阶段非常适用。在开始学习之前,先根据 SMART 原则制定好目标和计划,能够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指导。
适合在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环境中使用,如果缺乏自我管理能力,即使制定了 SMART 目标,也可能难以按照计划执行。
适用人群:
具有较强自我管理能力和规划能力的人能够更好地运用 SMART 学习法。这类人能够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,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,不断地监督和评估自己的学习进度。
对于那些希望提高学习效率、明确学习方向的人来说,SMART 学习法可以帮助他们避免盲目学习,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。
归纳总结法:
核心要点: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、归纳和总结,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,形成知识体系。
适用条件:
适用于知识点较多、内容较为繁杂的学科。例如,历史、政治、生物等学科,需要学习者对大量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,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。
适合在学习的中后期使用,当学习者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,通过归纳总结可以将知识融会贯通,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。
适用环境:
在复习阶段使用效果显著,可以帮助学习者快速回顾所学知识,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。例如,在考试前的复习阶段,运用归纳总结法可以提高复习效率。
适合在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安静的学习环境下进行,因为归纳总结需要学习者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整理,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。
适用人群:
善于思考、具有较强分析能力的人更适合使用归纳总结法。这类人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关键内容,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,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。
对于那些希望提高知识整合能力、构建知识框架的人来说,归纳总结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。
联想记忆法:
核心要点:利用事物之间的联系,通过联想的方式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或经验联系起来,帮助记忆。
适用条件:
适用于需要大量记忆的学习内容,如单词、公式、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等。通过联想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、形象的内容,便于记忆。
对于缺乏学习兴趣、觉得学习内容枯燥的人来说,联想记忆法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,提高学习的积极性。
适用环境:
在学习新知识的初期,当对知识还不太熟悉时,可以使用联想记忆法帮助快速记忆。例如,在学习新的单词时,可以将单词与生活中的事物、场景联系起来,加深记忆。
适合在轻松、自由的学习氛围中使用,学习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,进行联想和创造。
适用人群:
想象力丰富、思维活跃的人能够更好地运用联想记忆法。这类人能够快速地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或经验联系起来,创造出有趣的联想场景,帮助记忆。
对于需要快速记忆大量信息、提高记忆效率的人来说,联想记忆法是一种不错的选择。
四,实践与调整
实践应用
将选择和整合好的学习方法应用到实际学习中。例如,在按照自己设定的学习系统学习数学时,先用番茄工作法安排学习时间,在每个番茄时间内运用联想记忆法记忆数学公式,再通过做练习题来巩固,做完题目后用费曼学习法尝试给同学讲解解题思路。
定期评估与调整
定期评估学习效果,如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自我评估。检查是否达到了设定的短期目标,学习方法是否适合自己。如果发现某种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效果不佳,比如联想记忆法在记忆某些抽象概念时并不奏效,那就考虑调整方法,或者尝试其他方法,如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这些抽象概念。